中国日报8月6日电(记者陆中秋 通讯员寇建平)世界在不断进步中,面临着广泛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众多问题,人类时刻都要应对重要的挑战;体育运动也无法摆脱其影响。
冬奥会即有机会,也有责任,更有挑战。
冰雪运动是冬奥会的主题。制冰、造雪的质量是首要保证。无论是冰球馆、冰壶馆、速滑馆、花滑馆,还有大道馆,最重要的是要有优秀的冰。
全场冰温一致、达到比赛冰温就是最优秀的冰!
没有软硬不一的冰面,运动员就会有安全和舒适感,所有技术动作和比赛过程就会舒展流畅,没有一秒犹豫和丝毫阻碍,一定会创造佳绩,提高竞技水平;其次冻冰速度快,上半场和下半场冰质没有任何变化,充分体现运动员在公平公正的竞赛条件下赛出好成绩;绝对不会出现平昌冬奥会同一片冰,速滑运动员优异成绩破纪录;花滑运动员不停摔倒影响比赛成绩的痛心事故。
据技术人员介绍,看所有滑冰场的质量,要按比赛标准的冰温,实现全场冰温均匀一致、快速冻冰和短时调整冰温,是衡量滑冰场质量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条件。而直接蒸发式制冷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物理特性,就是一个压力对正一个温度,是其特有的技术优势。所以,直接蒸发式滑冰场不可能出现2°至5°的冰面温差。这一技术突破,将给冬奥会举办比赛和训练的滑冰场创造出无温差的好冰场,助理运动员取得好成绩。
制冰科技创新将给2022冬奥会和世界的一次惊喜
“冰冷”的故事
直接蒸发式制冷技术是直接将制冷剂打入场地制冷管道内,制冷剂经相变(油液体变气体),遇热蒸发制冷,非常节能。节能就是环保!
而间接蒸发式制冷技术是把载冷剂打入场地管道内,载冷剂没有相变过程,自身遇热升温,在场地管道中边走边升温,所以场地进口和出口载冷剂的温度至少相差5度,升温的载冷剂要不停回到交换罐去降温。然后,再由至少四台水泵不停地工作把载冷剂打回到场地管道,故很耗电。耗电就是不环保!
既然直接蒸发式制冷技术节能、制冷效果好;冰箱、空调、汽车、医疗、冷链运输所有小制冷系统也全部采用直接蒸发式制冰技术,而大型滑冰馆宁愿忍受高能耗冰质差,却还是多数采用间接蒸发式制冰技术呢?
这里有关乎制冷剂使用技术的故事。
直接蒸发式制冷技术相对于间接蒸发式制冷技术,有两个世界性难题:“回油难”和“不漏难”。解决这两个难题不仅要懂制冷,还要会机械,也要熟知制冷剂物化属性,更要有担当、有手艺。
“回油难”是指在18000米制冷管道中冷冻油比制冷剂比重轻且融合度极高的系统内,冷冻油能否顺利回收循环工作。
“不漏难”是指主机和18000米制冷管道无缝冷冻钢管所有接口和阀门均做到制冷剂和冷冻油不泄露。
60年代首都体育馆中国第一片冰,就是直冷,使用的制冷剂是“氨”;环保节能,冰质优异;冷冻油比制冷剂“氨”的比重大,沉在管道底层,回油容易,在八十年代之前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氨在空气中达到16%就会发生爆炸,达到11%~13%时即可点燃,含量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个小时即可中毒。因此,80年代初期,在中国所有体育场馆内的氨制冷剂滑冰场被明令禁止。
而取代“氨”的制冷剂是R22。
但是,“回油难”的问题一时难以得到解决。随之,技术简单且高能耗的间接蒸发式制冰系统应运而生。间冷式滑冰场的出现确实规避了氨爆炸、燃烧、有毒的危险,但从此也让滑冰场背上沉重的高能耗的包袱;这也是制约冰上运动发展的最大瓶颈。
之后,不仅高能耗,再也难见冰温一致的好冰了。
当R22直接蒸发式制冰技术逐步成熟时,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颁布使得许多发达国家R22又被禁用。中国也承诺提前达标禁用R22。2022冬奥会申办成功,绿色环保冬奥会,没有商量拒绝R22的使用。
随之,环保制冷剂“R134a”被发明出来,因其环保、安全、性能稳定,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多种小型直接蒸发制冷系统,如空调、冰箱、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其ODP值为0,不破坏臭氧层。GWP值(全球变暖潜能值)仅为1320,是符合被允许使用GWP值在1500以下的环保制冷剂。然而,因为“回油难”和“不漏难”,难住了在18000米长的制冷系统中,R134a直接蒸发式制冷技术的应用。
在小型制冷循环系统(如冰箱、空调)里靠压缩机吸口的压力就能将油及时回收,但在大型制冷循环系统里,特别是长18000米的滑冰馆管道中,R134a的油汽混合物将无处不在,冷冻油不断地滞留在管道内终将会造成压缩机失油。解决“回油难“的问题,是R134a直接蒸发式制冰技术的核心。
世界制冷界的工匠们,始终在苦苦寻觅着如何能让滑冰场实现高效节能、高度环保并安全的解决方案。面对直冷式滑冰场制冰技术的“回油难”和“不漏难”的两大世界性难题面前,许许多多做滑冰场的企业都经历过技术研发阶段的磨难。有些做滑冰场的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一次次地失败,最终都没有做成一个成功的直冷式滑冰场。最后,只有在高额的研发成本和时间成本面前望而却步。
技术的发展永远是向前的,对于R134a直接蒸发式制冰技术什么时候才能应用于大型滑冰场,世界在等待一个创新的出现。
逡巡全球找寻的目光,最后定格在中国。
北京以北,顺义。
制冰科技创新将给2022冬奥会和世界的一次惊喜
有“热度”的创新技术
本文地址:http://www.sxxzmj.com/chuangyexianli/49078.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